从“十四五”规划看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行业动态    |      2021-07-05

国家“十四五”规划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中强调“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十四五”规划进一步强化了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智慧社会的要求,党的十九大强调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贯彻落实党的重要指示,全国各地方政府正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

一、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

狭义的数字化在百度百科中是这样解释的:数字化,是指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

广义的数字化,强调的是数字技术对商业、政务的重塑,通过数字化技术重塑组织关系和生产方式,赋能企业降本增效与商业模式创新、行政事业单位效能大幅提升。

数字化转型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颠覆性可能无处不在。通过数字化实现多次转型的典型行业如酒店业。互联网出现之前,我们出差到某个地方,想找到一家合适的酒店,需要徒步沿街寻找。随着电话簿的出现,引发酒店业产生了第一次颠覆性转变,被电话簿收录的酒店在竞争中占据了更多的优势。互联网出现之后引发了酒店业第二次颠覆性转变,那些有了自己网站的酒店,很容易被客人在网上搜索到并下单,尚未提供线上服务的酒店缺少了这种竞争优势。借助旅游网站来提供线上服务则是酒店业的第三次颠覆。通过手机APP随时进行掌上预定酒店则是酒店业的第四次颠覆。共享经济重新定义了整个酒店业,旅客可以绕过酒店直接租借他人的沙发、房间、公寓或住宅,使得酒店业发生了第五次颠覆性的转变。

二、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机遇

国际社会十分重视政府数字化转型,2015年,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出数字政府战略的全球倡议。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将政府数字化转型作为应对未来全球竞争、提升综合国力的重大战略。美国是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领头羊,于20世纪90年代就率先提出构建e-government(电子政府)的数字治理构想。英国在2012年至2017年期间,先后颁布《政府数字化战略》《政府数字包容战略》《政府转型战略(2017-2020)》,并启动“数字政府即平台”计划(2015年)。

我国推进数字化政府转型起步较晚,呈现出后发优势。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体系已全部建成,电子政务发展指数世界排名已经从2012年的第78位迅速上升至2020年的第45位(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2020年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性窗口期,是全面完成小康社会建设战略目标,向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十四五”对数字化的发展作出了重点规划,围绕数字化发展目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仅“数字化”一词在规划中就出现了25次。

“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力量,成为核心经济形态。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由2005年的2.6万亿元扩张到2020年的39.2万亿元,占GDP比重由14.2%提升至38.6%。同时,数字经济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也在不断提升,从2014年到2020年的七年间,我国数字经济对GDP增长始终保持在50%以上的贡献率,2020年的贡献率更是接近了七成,从量增走向质升。

政府数字化在“十四五”规划中也是独立成篇,“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进一步表明国家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高度重视,推进政府自身管理改革与经济社会转型。

数字化转型对政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促进公共数据共享,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实现公共数据共享,可以打破民众与政务部门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格局。针对现有政务公开披露数据碎片化、区域割裂、透明度低、准确性差等一系列问题,20161月,国家发改委就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重大工程的通知》,提出重点支持大数据共享开放,建立完善公共数据开放制度和建立统一的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平台体系,探索构建国家数据中心体系,从而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基础数据统一平台与推进部门信息共享。

2、提高政务服务效能,营造高效政务环境。政府数字化转型,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功能,可以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营造规范高效的政务环境,提高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

3、提高政府治理水平,推动各项任务落实。政府数字化转型是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强化政务数据的整合、开放、共享,构建人机协同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集成应用系统,以流程再造实现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域、跨层级高效协同,提高了政府的治理水平,有效防止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力推动了政府各项任务的落实。

三、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挑战

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提升地方政府的治理水平,支撑经济发展、便利百姓生活。但地方政府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1、利益壁垒,互联互通效率低下

部门本位主义所导致的条块割裂、利益壁垒,影响到政府数字化转型的开展,门类林立的业务异构系统仅在国家层面或者省域内纵向专网运行,导致数字资源的前端重复采集和下游低效率共享,技术标准少、共享机制缺、数据兼容弱,使数据信息实时共享、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陷入“制度环节”的约束当中。 部分地方仍存在系统对接技术层面和机制层面不同频导致的多系统重复录入、多端口多头录入等问题,没能有效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少数地方“自行设立”若干类应用系统,且系统之间多有重复并设有“道闸”,客观上制造出新的“信息孤岛”。相关各部门、各行政层级因相对应的行政资源、部门权力及影响力配置的失衡,从而造成部门信息隔离及边界冲突。

2、缺乏统筹,流程梳理优化滞后

很多地方政府缺少专门的管理机构统筹协调,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建设任务也简单的外包给一些企业或专家,导致数字化转型的建设碎片化。截至20206月,省级政府31个直属机构中仅13个机构较好地完成了核心业务的流程梳理工作,多数机构不同程度上存在业务流程梳理不够全面,各部门自建系统,部门之间、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充分对接。流程优化不及时,导致业务协同出现时间差、频率差,属地管理体制的强大惯性运行,对跨区域、跨层级、跨单位(部门)协同关系的系统性建构势必产生一定程度的反作用力。

3、关键资源,转型人才相对缺乏

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研发、大数据挖掘应用等领域的人才,作为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关键资源,对于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这些精技术、懂业务、懂运营的高质量T型前沿人才大多集中在互联网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地方政府部门中的相关人才储备不足,自主创新研发能力较弱。巨大的人才缺口加上弱于互联网行业的吸引力,使得地方政府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找不到、招不起、留不住”的人才困境。

4、法治保障,制度构建步伐缓慢

推进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需要改善相应的法治保障环境,但现有的法律规章体系对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支撑力度是不够的,制度构建步伐相对缓慢,信用服务市场培育不够,数字化监管体系不健全。市场主体信用图谱勾画不完备、信用服务市场的培育不够,数字化监管体系不健全,信用数据、信用服务需求没有得到有效激活,信用服务机构发展的良好信用文化与信用生态环境尚未形成。从技术支撑的角度来说,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对政务改革的支撑仍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地方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公共信用体系,提高公共信用信息建设的标准化水平,完善信用信息法律制度、应用标准、评价标准,增强公共信用产品的渗透性。同时完善网络安全管理和数据保护机制,加快推动数据领域立法,建立数据保护相关政策制度。

总之,在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引领下,各地方政府需要抓住机遇,克服挑战,拥有更加开放的意识、更加包容的心态、更加科学的态度,持续增强网信能力。各地方政府需要加强数字政府战略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加强顶层设计,积极促进政务服务的业务重组与流程再造,逐步实现“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不断增强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和数字竞争力,全面提升地方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来源:北大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