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接连出手布局养老产业 应该再快些

 行业动态    |      2021-09-27

养老产业,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也是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因为赚钱少,目前投资的还很少。中国诚通、铁建地产、中国国药三家中央企业与大家保险联合发起的中康养健康公司日前成立,构建千亿级投资生态群,打造国内最大康养资源整合平台,“康养国家队”带了一个好头,可能会创造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培训疗养机构等闲置资产适老化投资改造将是一个抓手。康养产业规模到2030年将达到22万亿元,对GDP拉动达到8%,将超越房地产成为中国的经济新动力。养老产业牵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落实,中央企业要更快实施。

一、国企社会资金划拨支持养老,完成得很好

在讲这个主题之前,我有两段话是要说的。首先是划拨国有资产为社会养老保险,这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的重要任务,这件事情已经完成了。我们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往往是全面推进,其次,分类推进也是一个衡量指标,比如公司化治理、企业办社会、社会资金划拨,这几项都已经完成了。

社会养老资金的划拨,这是牵扯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问题。社会主义在经济上本质上是社会保障主义,养老是社会保障的重要一条。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与这一条是有很大关系的,也是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一个着眼点。截至2020年末,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全面完成,共划转93家中央企业和中央金融机构国有资本总额1.68万亿元。这对于养老事业是有力的支持,促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提供了保障,体现了国有企业全民所有,发展成果全民共享。这是另外一番话了,点到为止。

二、养老产业是国企产业布局调整的一个趋势

我重点说的是国有企业产业布局,重视中央企业向健康养老产业转移。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次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支持300个左右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普惠养老机构”“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等目标。这是定了调子的。

这个转移,可能暂时是投入为主,赚钱不多。对那盈利多的行业来比,一般的人不肯向这方面使劲的。由于养老产业前期投入较大、回报周期较长,当前我国养老产业发展仍存在投资主体不够活跃、融资渠道偏窄、总体规模偏小、中高端服务项目和专属金融产品不多等诸多问题,难以满足老龄人口多层次、多元化需求。而民生产业短期不赚钱,民企投入了比较难。我国养老产业尤其是普惠型养老项目盈利难度较大,不少项目处于亏损之中。与此同时,多地的养老机构出现了“一床难求”的局面。对于国企来说,先要讲原则,就是讲理。从长远考虑,既符合国有企业的特征,这是民生产业。另外一个方面是讲智,这也是一个朝阳产业,因为中国老年人越来越多,社会主义要保障这些老人的幸福生活,这是国有企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新趋势。

当前,康养产业正迎来巨大风口。据统计,2017年—2021年,中国医养健康行业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7.92%,康养产业规模到2020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8万亿元和22万亿元,对GDP拉动分别达到6%和8%,将超越房地产成为中国的经济新动力。当前,我国的健康产业及其相关服务正处于起步阶段,经济占比较低,还存在巨大的待开发空间,未来健康产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国有企业的改革结构调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投资解决民生产业。

三、将国企招待所养老院转型为社会化养老机构是一条捷径

看来,短期内还得靠国企来挑这个担子。我曾经想到一个思路,将国企招待所疗养院转型为社会化养老机构。我去过几家央企讲课,都住在风光秀丽的国企的疗养院,觉得这种资源庞大,整合到一起,统一经营向民生方面转型,是个好出路。疗养院的领导来敬酒,询问他们的出路,我不了解上面的思路。只是笼而统之地谈谈看法。一个企业走向市场养不活自己。可能采取大型国有企业参与养老产业,成立企业集团。将大型国有企业投资养老项目纳入企业整体授信,引导企业将原招待所、疗养院等转型为社会化养老机构,做好存量资源的再利用。要通过项目贷款、营运资金贷款及股权类融资,支持旅游龙头企业在旅游资源富集区建设休闲养生养老基地、特色酒店、度假景区、养生乡村等项目,吸引“候鸟式”养老,促进旅游产业与高端养老产业的融合发展。只是想想而已。

四、树立央企养老品牌比赚钱更重要

中央企业多是全国布局,有规模优势,产业链长,能够聚集更多企业内外的资源,便于提供多样化的养老产品和服务,降低运营管理成本。加之当前养老产业尚处在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过渡阶段,中央企业显然在整合地方资源,与政府双赢发展方面更具优势。加上养老是民生工程、人心工程,央企的品牌形象能够很好地打消民众的疑虑,得到更多的认可。现在,中国诚通、铁建地产、中国国药三家中央企业与大家保险联合打造“康养国家队”,表现一个趋势。正因为这几家中央企业在常年的改革资产盘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相关资产解决了养老产业面临的土地、建设成本高等问题.“中国康养作为改革、闲置资产的专业管理、运营平台,通过对接收、管理资产的快速盘活、统筹规划、有效利用,广泛借助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大力培育发展健康养老现代服务业,将为推动我国健康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树标杆、立样板、作表率。

随着国有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剥离,当初这些职能逐步移交给市场化机构。当前这一轮央企养老重新组织,并非重写历史,而是相关央企看中了健康养老产业的巨大市场前景,在履行社会职能的同时,以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手段,带动尚处在发展初期的健康养老产业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做养老就是要聚焦养老产业短板,探索惠及千家万户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树立央企养老品牌。

中国铁建总会计师王秀明说,中康养健康产业投资公司的组建,不仅是深化培疗机构改革、顺应市场形势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产业布局,进一步提升多元化业务规模与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这就看得高了。作为中央企业,将健康养老产业作为新时期战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当前,进入健康养老产业的企业虽多,但能找到清晰盈利模式的,尚无几家。解决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试点能成功,找到一条适合央企的、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这比赚钱本身还要重要。这个模式,是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而是发挥国有资本的优势,在微利的基础上探索健康养老的各项标准、业务路径和经营模式。上面定的是,“支持300个左右培训疗养机构转型为普惠养老机构”。

五、养老产业牵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

当前的普惠型养老兼具事业和产业的特点:一方面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一方面也要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国外一般会进行价格限定,确保企业利润不高于8%。在这样一个特殊行业,如何持续走下去,并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平衡点,十分考验相关央企的运营管理与创新能力。

我细看一下,实际上目前央企老产业还是以房地产转型为主,国有企业并没有大规模进来,投资还是零打碎敲,总体上觉得发展还是慢一点。养老产业盈利难是行业发展早期的阶段性特殊状态。怎么突破这一点,从政策上、理念上,还有一段路要走。总体上,我们希望更快一点。

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养老金缺口,中国更为严重,从国际经验来看,我们人口基数很大,预筹资金在全球看起来属于相当低的。中国有大量的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一部分股份划为社会保障基金,是增加预筹资金的一种潜在可能性。而国有企业进入公益性领域,是关系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实现,牵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领悟落实,应该是个大事情。


来源:李锦解读国资新闻